• 联系电话:0371-60999796
  • 联 系 QQ:89684828
  • 电子邮箱:89684828@qq.com
  • 所在地区:中国 • 郑州
  • 详细地址:郑东新区商务内环路9号龙湖大厦20层2001
您当前位置:主页 > 律师文集 > 正文

“一刀切”是懒政思维的产物

来源:正义网|作者:|时间:2017-12-16

  在生活中,我们经常将处理事情中的“一刀切”做法视为一种教条和僵化的问题处理方式。这种无视具体情况的做法常常会导致结果背离当初解决问题的初衷。所以,“一刀切”几乎都是在贬义的意义上被使用,因此我们经常会批评某些政策属于“一刀切”做法,政策执行中存在“一刀切”现象。

  其实,从另一个角度理解“一刀切”,其中并非毫无可取之处。“一刀切”的做法背后隐藏着一种同样的事物同样对待的观念,这种坚持没有例外的做法也并非完全错误,而是赋予政策或法律规则很强的确定性和预期性。

  在整个国家治理的层面上,“一刀切”做法也有深刻的制度原因。在实践中,政策制定和执行时常面临着中央统一性和地方灵活性的矛盾,中央的统一性旨在维护政策实施,在全国实现同样事情同样对待,而地方的灵活性是为了政策实施能够符合现实情况,实现政策的有效性。如果赋予地方政策执行的裁量权或灵活性过大,就会导致中央的政策目标在各级政府的治理中被层层消解,每个地方都会强调自己的特殊情况,最终使得中央决策无法落实。

  为了贯彻中央政策的实施,“一刀切”的做法成为国家治理中为避免地方各行其是的一种常用方法。但是,“一刀切”的做法却可能导致在执行中忽视地方的具体情况,导致政策效果走向相反的方向。在近期的煤改气工程中,为了实现环境和空气质量的提升,河北、北京、山西等地全面推行煤改气工程。一方面,这种一刀切做法无视工程推行进度需要的时间,一律禁止用煤取暖,导致很多地方的民众只能在寒冬中“望气兴叹”。另一方面,不考虑煤改气后是否有足够的天然气供应,导致很多地方“无气可用”,或者“气价过高”让老百姓负担不起。一项初衷较好的工程最终却遭到老百姓的抱怨和吐槽。

  “一刀切”做法和拍脑袋式的决策结合在一起,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。如果说一刀切在维护政策实施的统一性上还有可取之处的话,这需要建立在决策的正确基础上,正确的决策需要有良好的信息收集机制,需要有充足的实践信息。但是拍脑袋决策与之相反,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决策方式。在很多地方,经常能看到这种拍脑袋决策的影子,诸如在一些地区实施的拆墙透绿工程,将一些沿街房屋拆除,导致很多居民日常生活的不方便。这种拍脑袋决定本身缺乏决策的科学性,而这种做法背后的利益驱动就是希望能较快地看到效果,而最快展现效果的方式就是“一刀切”的执行方式。因为“一刀切”是最容易量化的实施方法,在各级政府的层层压力下,越到基层执行的就越为严格,执行速度也会越快。显而易见,这种无视具体情况的做法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。

  “一刀切”式治理的背后体现着治理中的懒政思维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纠正“四风”不能止步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。其中,懒政庸政怠政就是亟须纠正的不良风气。“一刀切”的做法就是无视具体情况,而在治理过程中熟悉和了解具体情况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,这不仅会导致治理效率变低,还会因此被上级部门认定为执行不力。所以,无论在决策中还是在执行中,“一刀切”都是懒政思维的极端产物,而这种做法最终伤害的是人民的利益。